学佛道场

首页 学佛道场 初级课程:人天乘 学佛与皈依

学佛与皈依

现代社会很多人信佛的目的,可能只是为了希望得到种种不劳而获的好处,或者是逃避灾难、辟邪挡劫;但实际上他们并不认识什么是佛,更加谈不上了解佛法;而这种盲目虔诚的信仰,其实正是一种可悲可悯的迷信行为,因为他们不单止永远得不到佛法的宝藏,而且更危险的是极容易被邪师所迷。求财者,未得财先破财;求好运者,未交好运先遇恶运;求佛法者,未闻正法先遇邪法。假若执持邪见,甚至会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以致结集无边恶缘,断佛种性,深堕地狱,万劫不复!故此信佛的人是绝对不应迷信,因为迷信的人是很难有机会醒觉的。

 

其实每一个佛弟子除了信佛之外,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佛。学佛即是修行,亦即是学习佛陀的教化来修改自己不完善、不完美的行为。而每一个欲求修习正确佛法的佛弟子,首先是必须先要清楚认识与及皈依佛教中不可思议的宝藏,就是佛、法、僧三宝。

 

皈依 — 即是归向、依附、深信及跟从的意思。

 

皈依三宝 — 即永远归向,附托及依从佛、法、僧的指引,愿求摄受教化。

 

皈依在乎发心,佛弟子必须要以真、诚、善之心,契合诸佛菩萨的慈爱悲愿,愿意永远皈向、依从佛、法、僧三宝的教化,来修改自己不正确的行为。不过,有很多人虽然曾经参加过多次的皈依仪式,但若果他们仍未知道皈依的真正实义,那么,这些都只是属于形式上的结缘皈依,仍然未算真正发心皈依三宝。因此,在皈依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能够透切地了解皈依的实义,在法师的摄引下,以真实心挚诚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,才算是真正的皈依。 

 

那么,到底为何学佛的人必须要皈依三宝?而佛、法、僧又为什么会被称为宇宙间光明的宝藏呢?现在就让我们以恭敬之态度来清楚认识三宝的实义。

 

佛宝
我们世间凡夫的知觉 (能觉知自我及身体以外的事物名为知,由此而产生的喜欢或讨厌的感受名为觉),凡夫的知觉是永远被自己的身体及身外境物支配,亦因为喜、恶的感觉推动,便无有止境地不断向境物攀缘追逐,更会执著刹那出现的感觉以为真实,以此连绵,永处生死;而佛陀的知,佛陀的觉,是从这种虚妄不实的执著中,完全解脱出来,显现如虚空一样,清净平等、不生不灭、自在无染的知觉,等虚空,遍法界。佛说世间所有物质现象 (色) 都是不断变幻生灭,众生的知觉执此色像世间以为真实永恒,所以永被生死烦恼纒缚,其实虚空本体 (空),本然清净,真实不动,佛的知觉合于虚空,正遍知一切真相,因此佛陀是宇宙间最圆满的觉悟者,能尽知宇宙虚空中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一切时境的物质变化,一切众生之生灭现象及一切众生修行成佛的过程;兼且具足救拔一切众生的无边大誓愿力,亦能因应一切众生的根基,开创无量法门教化众生。因为佛陀所说的义理及世间种种事相演变现象,都是必定真实,故此,正是宇宙间光明的真理。  

释迦牟尼佛,正是这世上创立佛教的根本老师,佛陀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,于印度出生的一位太子,名悉达多。因为深切体会到一切众生都是处身于生、老、病、死与及各种苦难当中,所以心中非常苦恼;于是太子便决心舍弃一切权位福乐,出家修行,而且遍访名师,希望能够找到解脱一切痛苦的办法。太子先习各类禅定,又经六年苦修,但仍然未能觉悟到令众生离苦的方法,终于便放弃苦行,并且于菩提树下发大誓愿:"若果不证得圆满的觉悟,宁死誓不起座!"结果太子宴座七日七夜,万缘放下,身心澄净犹如寂然的虚空,最后于夜睹明星之际,豁然大悟,尽显不生不灭之虚空妙性。而这种圆满无碍之无上正等正觉,尽能遍照十方三世一切世间之颠倒妄相。从此,太子便被称为世上最尊贵的圆满觉悟者-“佛陀”。当佛陀显现圆满正觉之后,发觉这种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(佛性),每个众生人人具足,只要能令众生觉悟成佛,便可永远解脱世间一切生死及痛苦。于是佛陀便四处行乞说法,恭敬承事一切众生,摄伏外道的我慢,经四十九年,为无数众生讲述宇宙间种种真谛,并且演说各类修行法门,目的是教化一切众生"离苦得乐"与及"觉悟成佛"的修行方法! 

 

佛陀不单止为我们说出一切世间的真相,亦能令我们得到真正的快乐与永恒的觉悟,所以实在是世间最稀有的宝藏,故称为“佛宝”。

 

法宝
由慈悲的佛陀及菩萨众教化众生的修行法门。释迦如来教化的记录,是在佛入灭后,由弟子们多次结集而编成,然而佛教之义理,其实尽皆归入三藏经典当中。三藏是:经藏、律藏、论藏。
 

经藏 — 即契经,契合真理的教化记录。由佛、菩萨向众生展示宇宙人生的真理,与及教化众生种种修行方法的记录。亦即是佛、菩萨教化弟子的聚会记录(真理的宝藏)。
    

律藏 — 即记录戒律的宝藏,由佛菩萨教导弟子必须要戒备及修改的行为。佛的弟子,各有不同之前因,不同的习气,而种种的律行细则,犹如鲜明的指标,可以帮助不同身份的修行人断除一切恶习,安立在正确的行为当中,而佛弟子严持戒律的目的是:
   (一) 止一切恶行;
   (二) 行一切善;
   (三) 饶益一切众生。

 

论藏 — 是记录一些久修佛法而证得种种体验之大德及菩萨众,为其他佛弟子解释佛法及剖析种种修行现象的论说宝藏。目的是帮助修行人体证佛法、印入佛法。

 

不过。虽然很多人是渴望求学佛法,修习佛法,但是要尽读三藏经典,已非易事,若要读后能明,更是难中之难,所以每每令人对佛法既敬又畏,望而却步,真的不知从何入手? 

 

其实总括三藏之义理,皆不离下列三类教化,若能深解通达,即能直契如来法藏当中。

 

一、人天乘 — 世间有为法(色)— 顺应因果法则

一般凡夫欲求种种福乐及长寿,佛陀为契合他们的根基,便向众生说明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— “因果定律”。因为世间上万事万物的出现,都必定有其前因后果。所有万物,因众缘和合而生,亦因众缘分散而灭,而因缘果报之显现,亦必定是纤毫不爽,各有前因的,因为一切众生的痛苦灾难,与及快乐祥和,皆是由自己的身、口、意行为业力所招感,所以佛陀便教化众生必须要皈依三宝,然后要严格注意自己的行为,努力止恶行善,为将来断绝恶果,广种无边福田。而五戒、十善正是教化欲求人天福乐的众生"离苦得乐"的修行法门。

 

二、小乘 — 出世间清净法(空)— 显现清净理体   

小乘所修属于精神心意上净化的修行,亦称 - “梵行”。 
佛、菩萨教化那些久种善根,业力逐渐澄净的修行人,令到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体、意识、及身体以外之境物,虽然出现,但尽都是不断变化,绝不永恒,只是暂现暂灭的假像而已。然而在芸芸的生灭过程当中,其实一切众生皆是具有不生不灭的清净知觉本性,只因凡夫众生执幻作实,常迷不觉,即被无明所障,贪恋执著,遂引生无边苦恼;亦因攀缘炽盛,以致不断生死,无有穷尽,于清净的虚空法体,妄见无量如幻的生死。故此修行人若能深明此理,观透世间假像,即能断除爱欲,远离一切妄想执著,显现本来清净平等之心灵 —“涅槃自性”,解脱自在;而这些正是佛陀教化智慧渐现的众生"解脱觉悟"之修行法门。
小乘修行可分为“声闻乘”及“缘觉乘”。教法分别有四圣谛、三十七助道品、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及十二因缘等。

 

三、大乘 — 世、出世间微妙法(色、空圆融)— 悲智双运

大乘修行人名菩提萨埵,亦名觉有情,是自觉觉他的意思。菩萨是觉悟了一切如幻的有情众生,安住清净解脱,因悲悯无量愚痴的有情众生仍被世间假像所迷,不断追逐攀缘,造作无边业力,结果永无止境地流浪生死;于是便以如幻之身躯,与起无量慈爱心,发广大誓愿,生于无量如幻的世界当中,饶益教化无边有情众生。

 

大乘菩萨,身如莲藕,于秽土中力行一切善法,但精神却犹如圣洁之莲花,无染一切,安住清净解脱。

 

大乘修行法门有四无量心、四摄法、与及十波罗蜜等。

 

因为佛陀的教法直契真理,能令贫穷痛苦的众生得到财富福乐,能令厌恶生死的众生得到清净解脱,最后更能令一切众生,同入大乘,广行菩萨道,直至觉悟成佛,所以便称为法宝。

 

僧宝— 第一义僧(佛陀)、菩萨圣僧、清净福田僧 

 

僧宝是指久修佛法,具有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之心量,以说法度众生为己任的菩萨众及出家修行众。因为一切能够为众生展示宇宙真理,宣扬如来正法之十方贤圣僧,皆是众生的大善知识,亦是一切众生的光明导师,所以称为僧宝。

 

学佛的人如果能够正确的认识佛、法、僧三宝,并且以真、诚、善之殷重心,全心全意的皈依、供养、礼敬三宝,积极止恶行善,亲近善知识,勤习佛法,实践佛陀的所教,活用于世间,便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佛弟子。

首页佛学道场弘法影音佛学提问我的